煤矿电机车的组成部分和零件摩擦现象
煤矿电机车的构造包括机械和电气设备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车架、轮对、轴承和轴承箱、弹簧托架、制动系统、撒砂系统、齿轮传动装置及连接缓冲装置等;电气部分包括牵引电机车、控制器、自动开关、启动电阻、集电弓、照明系统及电流表等。
车架:车架是煤矿电机车的主要承重部分,电机车的其他电气、机械部分都安装在车架上。主体,是由厚钢板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除了轮对和轴承箱,机车上的机械和电气装置都安装在车架上。车架用弹簧托架支承在轴承箱上。运行中因常受到冲击、碰撞,而产生变形,所以应加大钢板厚度或采取相应的增加车架刚度的措施。
轮对:轮对由两个车轮压装在一根轴上而成。车轮有两种,一种是轮箍和轮芯热压装在一起的结构;另一种是整体车轮。前者的优点是轮箍磨损到极限时,只更换轮箍不用整个车轮报废。驱动轮对有传动齿轮,电动机经齿轮减速后带动轮对旋转。
轴箱:煤矿电机车轴箱是轴承箱的简称,与轮对两端的轴颈配合安装,轴箱两侧的滑槽与车架上的导轨相配,上面有安放弹簧托架的座孔。车架靠弹簧托架支承在轴箱上,轴箱是车架与轮对的连接点。轨道不平时,轮对与车架的相对运动发生在轴箱的滑槽与车架的导轨之间,并依靠弹簧托架起缓冲作用。
弹簧托架:弹簧托架是一个组件,由弹簧、连杆、均衡梁组成。每个轴箱上座装一付板簧,板簧用连杆与车架相连。均衡梁在轨道不平或局部有凹陷时,起均衡各车轮上负荷的作用。
制动装置:电机车的制动装置分为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种。电气制动是牵引电动机的能耗制动,不需要专门设置,只是用控制器改变电气线路即可。机械制动是利用制动闸或制动器进行制动。矿用电机车的制动闸多是闸瓦式,用杠杆使闸瓦紧压车轮踏面,借助闸瓦与车轮的摩擦力形成制动力矩。操作方式有手动,气动和液动三种。
撒砂装置:煤矿电机车机车上的撒砂装置,是用来向车轮前沿轨面上撒砂,以加大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系数。砂箱内装的砂子应是粒度不大于1mm的干砂。
煤矿电机车能够正常工作的机车零部件,其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零部件受到损伤;煤矿电机车零部件的工作能力缓慢或突然下降到不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称为零部件发生故障。损伤和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电力机车及其零部件的主要损伤包括磨损,电气磨损,金属腐蚀,电气绕组和电子元件损伤等。
组成摩擦副的零件接触表面,由于摩擦而发生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摩擦互相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称为摩擦。固态物质外表面的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液态气态物质内部之间的摩擦,则称为内摩擦。
干摩擦:完全没有润滑剂和其它介质时发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液体摩擦:固体接触表面之间由润滑油隔开,摩擦副零件表面之间不发生直接接触的摩擦,称为液体摩擦。
边界摩擦:摩擦副零件表面之间只有极薄的一层润滑油膜时的摩擦,称为边界摩擦。
半液体摩擦:当加在摩擦副中大部分载荷由润滑剂所承受,而小部分载荷由吸附油膜所承受时所产生的摩擦,称为半液体摩擦。
半干摩擦:摩擦副接触表面之间只有个别接触点由听附油膜隔开,其余接触点上既没有吸附油膜,更没有润滑剂,这时发生的摩擦称为半干摩擦。
- 上一篇:矿用电机车的正确保养方法(收下不谢)
- 下一篇:矿山机械行业形势分析